随着5G商用元年的开启,数据化的智慧城市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智慧城市基础的智慧社区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何为智慧社区?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社区?其实智慧社区就是在数据时代下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的整合,形成基于信息化、智慧化的社区管理模式,为社区群众提供便利、智能的生活、生产环境与服务。
简单来理解就是基于数据和科技的支撑,实现社区管理智能化与信息化。相较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基于信息化的处理模式,生活更加高效便捷,配合着高科技的应用,为社区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二、智慧社区背后的推动力量
1.多层次的用户需求
智慧社区宗旨是以人为本,围绕政府、企业与居民为主体打造人本导向的社区生活圈,满足用户基础硬件、物业安全、智能家居以及便民服务四个层次需求。
基础硬件
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包括社区主体以及周边的教育、商业、医疗等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
物业安全
不仅搭建以社区数据为支撑信息平台和智慧安防系统,对社区环境实时视频监控,对社区门户一站式管理,对社区安全设置电子预警。
智能家居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对智能化的需求日趋强烈。智能家居围绕智能化,向智能控制、家庭安防、产品智能全方面渗透;智慧社区顺应未来趋势,逐步向“全屋智能”建设靠近。
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涵盖商业、医疗、政务、教育等多个方面,打造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层智慧社区生态圈,就近满足居民日常所需。
2.多层面的政策支持
从2013年第一份关于智慧社区的政府出台到如今,国家层面至少出台了18份于智慧社区有关的政策文件,各个省市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地方性政策意见,推进智慧社区的发展进程。
以重庆市为例。作为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政策的城市之一,从2015年到如今,陆陆续续出台了针对智慧社区的多份政策。
2015年发布《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5-2020年)》,提出建设智能化、精细化、人文化于社会化综合社区信息服务系统,鼓励接入第三方信息平台,提过多样化的便民服务。
2017年底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25年达到30%以上。
2018年3月发布《智慧小区评价标准》,提出智慧小区的建设目标:力争全市建设50个智慧小区。并城区设定建设指标,每个主城区打造2个以上,其他区县各1个以上。
2018年9月发布《关于对智慧小区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相关激励政策的通知》,对房地产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根据智慧小区项目的星级评定、楼层高低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及预售首付金分幅度下调监管额度。
三、智慧社区系统架构
常见的智慧社区系统架构一般由五个架构单元组成,分别是:基础设施与感知单元、网络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平台单元和应用单元,层层迭进。
基础设施与感知单元作为智慧社区搭建的基石,基础设施符合传统社区架构,包括建设社区的建筑、车、器材等一切数据实体。感知单元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被感知单元各种量化数据的识别、采集、监测与控制。
网络单元是有别于传统社区最为明显的部分,是连通感知与数据单元中不可或缺的通道,达到社区全覆盖,是实现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柱。
数据单元则是在网络单元的基础上,采集网络单元上传到数据中心的数据,从而进行数据化分析,实现社区信息化、智能化。
平台单元包含技术支持平台与外部接入平台两个平台。分别对感知应用功能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连通内部居民与外部商务、政务等外部服务交流对接。
应用单元是智慧社区系统的终端输出与社区智能化的最终体现。通过应用系统的搭建,满足用户各项生活工作需求,从而实现社区数字化与全智能化管理。
四、智慧社区运营模式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在多个城市逐步实现落地。目前已经建成的智慧社区运营模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以及企业主导型。
1.政府主导型
智慧社区的建设、运营以及服务通常由政府信息部门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承担,此类社区通常为了响应国家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引导,强调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
以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为例。北京市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在政府的全权指导与规划下,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服务管理平台落地实施。
2.政企合作型
政企合作型智慧社区市由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集中政府与社会资源对智慧社区共同投资、规划以及建设,最终由企业运营。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金桥碧云社区为例。
3.企业主导型
企业主导型智慧社区通常由地产商与通讯、互联网公司与物业公司三方企业展开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智慧社区建设,注重社区未来的盈利,也是目前最普遍的运营模式。
五、智慧社区领域企业动态
龙湖物业:立足社区,走向城市
2018年7月,龙湖物业开始参与城市市政运营项目,并成立了全国新型城市服务企业——龙湖悦来城市管理有限公司,宣告正式在城市运营领域深入参与探究,也提出了自己的宏观发展规划,不再仅限于智慧社区,而是着眼于整着城市。
花果园城市服务集团:“网红城市”运营管家
花果园城市服务集团联合政府、企业,参与智能化设备建设和商业产业链搭建,提供物业、城市、商业、生态等多维度运营融合及服务,将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纯开放式街区制社区——贵阳花果园社区打造成西南地区的“网红城市”。
金地物业:携手农业,开启新零售模式
金地物业与北大荒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北大荒云上农场”,将农产品推向互联网的零售终端。此外联合启动“百万会员家庭计划”,打造现上线下一体化无解零售方案,为金地物业用户提供安全、绿色农产品。
华润物业科技:科技+物业,构建“悦+”战略品牌产业链
华润物业在转型之后定位为“平台型泛社区经济服务商”,将科技元素融入物业品牌,创建“悦+“战略品牌,构筑“悦+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从“悦服务”、“悦资产”、“悦智慧”、“悦生活”多方位提供增值服务。
六、智慧社区运营典型案例分析
腾讯海纳——智社会,慧生活
惊艳出世
2017年12月22日在2017腾讯“互联网+”生态合作伙伴峰会正式发布,成为腾讯首个智慧社区开放平台。
经营战略
基于在微信、QQ、QQ浏览器、腾讯新闻以及手机管家五大流量平台与数据存储中心,以应用为中心,搭建面向物业、政府、商家以及开发商的智慧社区开放平台。
运营理念——人+技术+业务
产品定位——以应用为载体,提供“互联网+社区”一站式解决方案
服务人群——开发商、物业、商家、政府
图片来源:腾讯海纳官网
平台合作进展
第三方应用和运营商加入数量——30+
物业公司合作数量——300+
服务社区数量——1000+
产品架构
腾讯海纳通过硬件物联与AI计算,对社区海量数据层层剖析,打造社区“智慧大脑”,形成了以“海纳业务中心”为核心、“智慧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安防”为应用场景的“一体两翼”产品模式。
智慧社区服务
基于社区生活日常所需为居民、物业以及运营方提供社区服务,以腾讯应用平台为载体搭建居民、物业、政府、商业四方联系,实现便捷高效的社区生活方式。提供政务信息全面覆盖;合作丰巢快递代收;微信自主业务缴费;智能门禁微信扫码;线上物业保修投诉等社区服务。
智慧社区安防
基于AI算法与数据处理能力,整合社区内的软硬件,以图像数大据平台作为输出端,实时视频监控,对人、车、房屋全方位布局安防设施,提高社区环境的安全性与管理效率。
实施应用
合作进展
第三方应用和运营商加入数量——30+
物业公司合作数量——300+
服务社区数量——6000+
社区案例
腾讯海纳合作滨江物业,实现小区物业数字化管理与服务。以杭州万家星城为例,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物业通知、智能门禁、快递代收、快捷缴费等核心生活日常服务以及亲子第二课堂、互动红包等增值服务。社区数字化服务日趋完备,业务满意度与物业费收缴率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滨江物业万家星城”微信公众号
七、其他地区智慧社区建设
台湾
台北市政府在2016年发布《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区规范手册》,该手册对社区的建设策略、设计原则以及施工、验收、运营管理三个时段都给出详细的建设方案和细则,建立各项智慧系统的设计标准与要点,指导建设出集通讯、安全、家庭、建筑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智慧社区。例如对安全防灾的设计,从防火、防水、防盗、监视、门禁、停车管理、有害气体防制、紧急求救等八个系统细致规范出对应设施的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台北市公共住宅智慧社区规范手册
加拿大
加拿大多伦多智慧社区以政府为主导,建设成一套“混合用途的完整社区”。通过各建筑模块化组合,传感器感应变化,让社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灵活、智能的共享空间。
美国
美国迪克比智慧社区采用政企联合,在智慧城市建设搭建之上,以政府规划为基础,IBM公司利用技术将社区所有资源数字化,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从而智能化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降低能耗与成本。
新加坡
新加坡的智慧社区运营模式都是以政府为主导,与企业、市民三方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智慧社区。提供物业、物流、商业、医疗、家庭、公益等多方面服务内容,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八、智慧社区未来发展阻碍
智慧社区的建设是房地产、物业、家居、安防、互联网、通讯等多方面的行业联合。多方参与,本应强强联合,却是各自为战,导致智慧社区发展至今,仍旧处于初步规划与建设阶段,进程缓慢。
1、齐发容易,整合难
发展到目前,众多企业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探索,市场上逐渐涌现出各层次、各类别的智慧社区相关产品与服务。
传统社区运营主体地产商、物业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如万科、碧桂园,重点打造自身的建设规划方案;
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京东纷纷入局,推出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通讯、家居企业如小米、华为、美的、长虹渗透智能家居,自主研发智能产品;
看似呈现出繁花似锦的面貌,但是要真正地实施社区建设,却面临着标准难统一,整合难落实的难题。各自不同的软硬件由于技术标准不同,产品兼容难度大,各自的操控系统难以整合统一,增加使用成本与负担。
2、规划容易,落地难
社区建设规划、解决方案理论、产品设计研发层出不穷,但能实现真正智慧的寥寥无几。全方面的社区智慧系统是否都能完成整体搭建,智能化的各项设施是否都能被日常使用,信息化的电子产品是否都能保证信息安全?技术难度、贴合实际、安全隐患都是未智慧社区建设亟待考虑的问题。
九、5G对智慧社区未来发展的引领
网络铺设层层到位
5G网络构架大量采用云与网络虚拟技术,为物联网的应用连通、数据传输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建设智慧社区构架时,实现社区网络单元全面搭建,社区内部互通连接、万物互联,网络传输一路畅通,数据平台单元对数据处理、分析准确及时,输出至应用单元。
智能安防时时守护
5G技术的应用让智能安防的核心应用——实时高清监控成为可能。5G的高速度、低延时、强宽带等特点,让监控设备捕捉画面更精准、传播图像更及时、处理数据更可靠。真正落实建设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入侵预警、电子巡逻、电梯层控、防火防灾等子系统在内的一体化智慧安防系统高效应用,掌握多维度的、实时的海量节点数据,结合云计算、AI技术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举措和应对措施
智能家居家家入户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5G技术,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与沟通,5G传播低延时、高速度让智能家居反应更迅速、感应更灵敏。现在的智能家居各自有各自的系统,手机、电脑、家电各成体系,5G的到来能够真正的实现万物互联,打破各个智慧应用家居之间的阻隔,促进各项智能家居形成集成模式,实现家居产品之间能够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实现全屋智能。
智慧社区俨然已经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5G时代的到来,将持续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进程。目前,国家正在编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不只是获得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指引,技术瓶颈也会随着5G技术应用实现突破,实现真正的社区智慧指日可待。
来源:易居克而瑞·城市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