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从需求痛点,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编辑:1号社区 时间:2019-05-13 16:57

   

  由于项目原因,最近接触很多物联网、人工智能公司,其中不乏有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大大小小的讨论会不下10场,无非在讨论智慧城市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点,当然这与项目背景有关,本文不过多赘述。
  在会议中,很多公司提供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能交通、智慧照明、平安城市等等,每个解决方案都有网络建设图、系统功能介绍、前端探测设备介绍,千篇一律。尽管每个公司规模和实力不同,但是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惊人的相似。也都有一个共同点:“理论非常强,实际操作性差“。根本原因在于,找不到需求的痛点。
从需求痛点,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那么,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户愿意给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买单?该由谁来买单?
  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上述智慧城市的定义是由度娘提供,别人看到了信息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应用,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也可以说是终极目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目前市场上不缺乏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智慧城市工作推进的这么难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智慧城市中的城市是基础,智慧是附加值。城市又是什么呢?城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城市中的人是根本。
  因此,智慧城市应该以人为本,必须明确一点:所有智能都是为人服务,围绕人类的需求建设,解决人类生活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成功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
  人类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分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从需求痛点,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首先,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根据人类需求逐步建设,不要一蹴而就。先由“温饱阶段“开始,从呼吸、食物、水、住房、性、衣服、睡眠、舒适性入手,对应到智慧城市是什么呢?大气监测、智慧水务、智慧电力、智慧燃气、智慧消防、智能家居、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智能交通等,在城市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空气、水、电、煤气,这是一个城市能够正常维持运转的基本要素。
  其次,人类的安全需求,现在社会的人们缺乏安全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生活,总是携带着一丝焦躁和不安。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围绕人身安全打造平安城市;围绕健康保障打造智慧医院;围绕孩子安全打造平安校园;围绕财产安全,依据法律,打造智慧金融;围绕城市安全打造智慧消防;围绕道德犯罪打造智慧公安,等等。
  本文先完成温饱阶段的需求分析,只有抓住需求痛点,才能找准市场定位,否则,只能空喊口号。
  作者: chris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