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这些年,智慧社区发展历程

编辑:1号社区 时间:2019-03-20 14:24

   

  据统计,仅2013年至2018年5年间,国家层面至少出台18份与智慧社区相关联的政策文件,不断引导智慧社区建设;其中2016年出台的政策文件最多,约占42.1%。与此同时,各省市纷纷出台地方性政策意见,将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提上日程。
  早在1992年,国际通讯中心便对“智慧社区”概念作出了初步定义。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智慧社区是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搭建综合平台,将社区范围内所有资源连接起来,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和预测,让社区实现智能化响应,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本文从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国外案例三个角度出发,对智慧社区的发展态势进行部分盘点。
  国家政策(1999年至今)
  1999年12月
  住建部出台《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其中,“智能化小区”被视为智慧社区的前身,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
  2013年3月
  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广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服务领域广泛应用”。这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提及智慧社区的文件。
  2014年5月
  住建部印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第一次对智慧社区的评价指标原则、总体框架及支撑平台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对智慧社区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2014年也被业内视为智慧社区元年。
  2016年8月
  民政部下发《全国民政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着重开展社区信息化和智慧社区建设等标准研制”,从国家层面引导智慧社区建立相关标准,进而实现规范化管理。
  2016年12月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网上社区居委会,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2017年6月
  **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务实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客户端。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结合信息进村入户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积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
  城市名片
  1.北京海淀将在40个社区开展智慧化建设试点
这些年,智慧社区发展历程
  2019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向媒体透露消息:将在40个社区开展智慧化建设试点。前期主要聚焦于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能环保、人口监测五个领域。
  海淀区将这次试点活动定义为“1+1+2+N”的“城市大脑”建设活动,即1张感知神经网,1个智能云平台,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处理2个中心,N个创新应用。预计2020年,海淀“城市大脑”将初步建成,全面汇集城市治理相关数据资源;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脑”将全面深化应用,形成面向未来的开放应用体系,提升全区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治理能力。
  2.深圳将智慧社区融入智慧城市
  深圳智慧社区建设向来走在行业发展前列。依托数量庞大的本地物业服务企业,仅2016年,全市智慧社区试点便已达162个,开拓出“南园模式”“智慧警务”等代表模式。
  近年来,深圳市对“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进行融合式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试行)》《深圳市智慧社区评价规范(试行)》等文件,指出“智慧社区是融入智慧城市的智慧型生态环境”,并对智慧政务、社区绿化、应急设施、空气质量等专项工作全面规划。而随着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圳市政府提出“一盘棋”“一体化”的城市建设原则,到2020年,当地社区将进一步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屏智享生活”等智慧目标。
  3.西安推进社区化居家智慧养老新模式
  2019年2月,在西安市两会上,民革西安市委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西安社区化居家智慧养老的建议”,即以****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整合社会医疗、养老、信息、护理及社会服务等资源,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这些年,智慧社区发展历程
  4.重庆将智慧社区纳入智慧城市专项规划重点工程
  在重庆市巴南区印发的《巴南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2018-2025年)》中,“智慧社区”被列为强化民生服务、建设宜居巴南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包括:建立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立智能物业管理大数据平台,从而实现“社区事务一口受理,办理结果一口反馈”。
  5.安徽省出台《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此前,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下文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将打造一批智能社区示范点,以“互联网+”为引擎,推广智能终端,构建平安社区。2018年底,安徽省已着手在10个社区开展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各市结合实际选择至少2个;计划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方案》提出“云桌面”概念,即打破平台壁垒,将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账进行最大限度整合。同时推行社区“全科社工”理念,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推进跨区域社区服务事项受理。
  6.杭州开设“96345”便民服务平台
  浙江杭州市于2018年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建立全市统一的“96345”便民服务平台,受理政策解答、公共信息查询、生活管家等一窗式服务。同时,市内各区智慧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例如江干区“智慧治理一张网”、上城区“平安365”、西湖区“三全十服务”等平台,实现了区、街道、社区网站的三级联动。
  近年来,杭州市除了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60万元搭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还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大与阿里巴巴集团、中电海康集团等高新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其参与“智慧社区”建设。
  7.高青斩获智慧城市最佳移动创新奖
  2月27日,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山东省高青县斩获“智慧城市最佳移动创新奖”,这是其继去年11月在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博览会获得“数字化转型奖”之后,斩获的第二个世界级奖项。
  隶属山东淄博市的高青县,近年来建立起特有的网格管理一体化平台,打破传统管理中的条块分割状态。全县划分网格340个,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水务监测、安全生产等多领域业务协同。
  目前高青各大社区已正式步入“数字化”快车道。依托eLTE无线专网,可对易涝点和闸口点进行物联网监测,市民再无需担心城市内涝或井盖冲离;指挥中心可对园区工作人员、车辆等进行可视化调度,确保社区安全和出行效率;依托“高青县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居民可坐在家里“体检”,与远在400公里之外的心脏专家“面对面”交流。
  8.金山打造物联网智慧空间
  金山是上海首个智慧城市试点区。2018年7月,继《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文件出台后,金山区印发《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简称《计划》),指出“支持智慧医疗、智慧社区、信息安全等方面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强化市民对智慧城市感知能力”。
  《计划》明确了3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共享开放的智慧城市支撑体系、打造高效惠民的智慧应用服务体系、建设两化融合的数字经济体系。到2020年,5G网络、NB-IoT物联网的建设,将为当地智慧社区注入新的活力。
  为配合《计划》开展,当地曾于2018年10月举办“2018金山智慧城市论坛暨上海市科协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从物联网技术角度,集合一批国内外专家与软硬件企业,探索打造智敏化、泛在化、融合化的智慧空间。
  来源:《城市开发》_物业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