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
住建部出台《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其中,“智能化小区”被视为智慧社区的前身,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
2013年3月
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广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服务领域广泛应用”。这是我国国家层面首次提及智慧社区的文件。
2014年5月
住建部印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第一次对智慧社区的评价指标原则、总体框架及支撑平台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对智慧社区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2014年也被业内视为智慧社区元年。
2016年8月
民政部下发《全国民政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着重开展社区信息化和智慧社区建设等标准研制”,从国家层面引导智慧社区建立相关标准,进而实现规范化管理。
2016年12月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网上社区居委会,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2017年6月
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务实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客户端。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结合信息进村入户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积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
来源:内容来源网络汇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