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受到社区硬件、网络设施、系统平台、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源整合、投入资金以及社区居民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智慧社区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制度建设落后于信息化进程。由于缺少国家统一的、具体的社区信息化法规,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缺少数据采集、设备接入等方面的强制性统一标准,为智慧社区普及推广、融合带来新的难题。
第二,政府主导多,社会参与的少。智慧社区建设虽然鼓励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来运作,但由于缺少社会参与机制,除政府和基础运营商参与之外,参与面窄,运转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影响企业投入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智慧社区的发展。众多的开发商、网络服务商以及智能安防厂商等,纷纷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智慧社区。行业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角度的不同,导致这些智慧社区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完全满足社区智慧物管和居民智能生活的多种需要。居民并没有深入参与到智慧社区建设中来。
第三,社区现有管理体制制约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现有很多业务垂直系统,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协调,形成了一个个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岛”。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社区工作者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作量很大,但查阅使用信息的权限却在上级职能部门,社区、街道层面享受不到所采集的信息。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仅凭社区居委会一家或少数几个部门很能做到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智慧社区的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也存在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问题。
城市发展的根本是人民幸福,以人为本是健康城市的首要准则,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要义。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还存在很大距离,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任重道远。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城市的数据价值正在迅速凸显,数据驱动服务创新,数据正在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优势。智慧社区建设应当把握住国家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时机,围绕城市社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应用做好工作,深度挖掘社区基础数据的价值,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标准、更有生活品质的新境界。
深圳市零壹移动互联系统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整套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前端社区安防硬件(云门禁、云车场、云可视对讲、智慧门、梯控等)将社区内安防硬件全囊括,后端各方平台(社区物联网平台、智慧物业平台、电子政务平台以及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而目前,零壹已经有了超过260家城市合伙人,覆盖全国大小城市。
上一篇:智慧大脑 新型智慧城市有何特征?
下一篇:人工智能下的安防产业现状